科技--各工程命名规律
发布时间:2024-11-05  访问次数:118

科学工程命名

在重大科技成果命名中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今并不鲜见: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羲和逐日、“天和”遨游、祝融探火、蛟龙入海、北斗指路、九章计算……

 

不光是嫦娥,航天人的浪漫在航天工程中无处不在:运载火箭被命名为长征;中国空间实验室计划被命名为天宫;中国货运飞船被命名为天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被命名为神舟;中国首辆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号;嫦娥四号着陆点附近的环球坑被命名为织女、河鼓(即牵牛星)以及天津(即银河渡口);嫦娥四号着陆区域被命名为天河基地,天河是中国对于银河的别称又有开创天之先河之意。

我们的国产高铁命名为复兴号,填海造岛船命名为天鲲,暗物质探测卫星命名为悟空,引力波探测计划命名为天琴,卫星导航系统命名为北斗,深海载人探测器命名为蛟龙,全球低轨卫星系统命名为鸿雁,气象卫星工程命名为风云,超级计算机被命名为神威和天河,量子超级计算机被命名为九章

中国的空间站叫天宫,核心舱叫天和,货运飞船叫天舟,载人飞船叫神舟,实验室叫问天”“梦天咱们新一代载人飞船与月面着陆器也有名字了!载人飞船正式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则命名为揽月。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月球车名为“玉兔”,“玉兔捣馀灵药,霞觞化、万种花春嫦娥嘱,愿公难老,长似月精神”。而它们的着陆地点也被命名为“广寒宫”连附近的三个陨击坑也被命名为“紫微”“太微”“天市”。我们的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还有把他们送上太空的“长征”火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除了神话系列,,我国航天部门的产品名字,还有第二类,即使用主席的诗词命名,又红又浪漫,比如运载火箭叫“长征”、火箭上面级叫“远征”、弹道导弹叫“东风”,防空导弹叫“红旗”,还有“霹雳”空空导弹、“长缨”便携式防空导弹、“鹰击”、“上游”反舰导弹以及“长剑”巡航导弹等等,当然,还有“东方红一号”卫星、“红方红”系列卫星平台、“烽火”战术通信卫星、“神通”战略通信卫星、“解放”系列返回式卫星、“曙光一号”飞船等等。     

第三类名字,虽然跟古典和诗词无关,但有强烈属性加持,同样一听就知道它是干啥的,响亮大方,比如气象卫星叫“风云”、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叫“实践”、“灯塔一号”导航定位卫星、“海洋”系列遥感卫星、“高分”系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环境”系列环境和灾害监测卫星等等

1.为了响应“两弹一星”计划,和毛主席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计划就此诞生。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除了本身的科学任务以外,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不畏美苏科技霸权、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在航天科技领域的从无到有的决心。《东方红》是一首能够穿越时空的经典歌曲,它唱出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永续奋斗的信念和决心。当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并用无线广播向全世界播放《东方红》时,便宣布着这一抹来自东方的红色开始慢慢复兴,走向世界舞台了。

2.东风系列导弹是我国三位一体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我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以及抗衡霸权国家核威胁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风系列导弹在我国网民之间一直有着东风快递的昵称,甚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官方微博也使用了这一名称,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而关于东风系列弹道导弹的命名由来,我们在中国航天回忆录《航天岁月》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个名字来源于《红楼梦》中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毛泽东主席曾引用这句话对国际形势做出过一句著名论断:东风压倒西风东风二字背后寓意着我们抵抗外来侵略,保卫祖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3.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将中国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华民族对月亮的向往像刻在民族基因一般,她在中国人眼中如宇宙精灵一般。从《诗经》、唐诗、宋词再到万户飞天,无不透露着中华民族对宇宙、对月亮的向往。于是将该工程命名位嫦娥工程,取自家喻户晓的嫦娥奔月的传说,以嫦娥命名中国登月工程可以赋予它更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气息,既有中华民族不忘初心的寓意又能唤起全球华人的共同的民族记忆来提高文化认同感。

另外,嫦娥五号带来的月壤,一部分保存在了北京,另一部分保存在了湖南。毛主席曾经说过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把月壤放在湖南也是对他的告慰。

4.天网监控系统利用我国各街巷和道路中的监控摄像头组成的监控网络,是中国公安打击街面犯罪的利器,是城市治安的有利后盾。而他的命名正是取自于《老子》中的天网恢恢,寓意天道公平,作恶一定会受到惩罚。而现实中的天网系统正是如此,在预防犯罪和抓捕犯罪分子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天眼工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该项目由中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作为目前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截至目前已经发现了300余颗脉冲星,并开始向全世界征集观测申请,天眼来自于中国神话中的杨戬的天眼,它能洞察一切事物,明辨事物本源,看清迷障幻象,这与射电望远镜探索浩瀚深空的使命不谋而合。

6.墨子号卫星是我国量子通信实验方面的重要实验平台,用于实现星地间量子通信,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于2017年打破记录,首次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别量子通信,提前、超额完成实验任务。首颗量子通信卫星以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的名字来命名,他曾提出光线直线传播思想并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以此命名来纪念他在物理光学方面的成就。

 

7. 昆仑站是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是第三个南极科考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具有世界上最良好的天文观测环境。对我国在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研究有着重大贡献,极大地拓展了我国极地科考的深度和宽度。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昆仑是我国神话中的神山,以此来命名不光与冰穹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更体现了中国科学家不怕环境险恶、探索南极奥秘的南极精神

 

8.梦舟飞船是在神舟飞船基础上全面升级研制的新型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采用模块化设计,由返回舱和服务舱组成。主要用于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兼顾近地空间站运营,具有高安全、高可靠、多任务支持、可重复使用的特点,登月任务可搭载3名航天员往返地面与环月轨道,近地轨道飞行任务可搭载7名航天员往返地面与空间站。诗仙李白曾有:忽复乘舟梦日边。取名“梦舟”既是对“神舟”“天舟”飞船家族的传承和发扬也是中国人探索太空、飞向月球的梦想寄托。“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神舟”“天舟”今“梦舟”欲上九天“揽明月”

 

9.揽月月面着陆器是我国全新研制的地外天体载人下降与上升飞行器,由登月舱和推进舱组成。主要用于环月轨道和月球表面间的航天员运输,可搭载2名航天员往返,并可携带月球车和科学载荷,具有高安全、高可靠、落月精度高、适应月面环境能力强等特点,是航天员登陆月球后的月面生活中心、能源中心及数据中心,支持开展月面驻留和月面活动。取名“揽月”出自毛泽东著名诗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揽月”的“揽”蕴含着采摘、拥抱之意就像人类伸出双手温暖地拥抱月亮

 

8. 我们的火星探测任务名叫作天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11. “祝融”是中国神话中火神,象征着热情、光明和力量。选择“祝融”作为火星探测器的名称,不仅体现了探测器在极端环境下的工作能力,也寓意着中国在火星探测领域的热情和决心。

12.两千多年前,屈原在《天问》中,对天地万物的起源、日月星辰的排列等宇宙问题提出了深刻的疑问。这些疑问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同时也为后世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无尽的启示。20204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正式命名为“天问系列”,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作为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通过“天问”系列探测器的发射与运行,中国航天事业正逐步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解答着古人未曾解答的问题。

13.神舟号,作为中国载人飞船系列的代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太空的无限憧憬和探索精神。这个名称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舟”,象征着神秘和力量。选择“神舟”作为代号,不仅表达了中国人对宇宙探索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14. 天宫,作为中国空间站的代号其名称源自中国古代对天宫的想象,象征着天上的宫殿,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选择天宫作为空间站的名称,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对天空的浪漫想象,也展示了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实力和抱负。

 

15.风云卫星,这个代号简洁而富有诗意,直接反映了这些卫星的主要任务——气象观测。风云之名,既描绘了卫星在天际捕捉天气变化的图景,也寓意着中国在气象科技领域的敏锐洞察力和调控能力。

 

16.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为“悟空”,取义“领悟、探索太空”另一方面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犹如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探测器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识别暗物质的踪影。

 

17. 羲和号是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从太阳女神羲和的神话传说到两小儿辩日的经典故事,中国人对于太阳的好奇与探索自古有之,20211014日随着羲和号成功发射中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

 

18.1985年中国人要研制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它的名字毫无争议地被确定为北斗这一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自古以来,就被用来指引方向、分辨四季、标定时刻。

 

 

 

 

 

 

添加评论(当您发表评论时我们将记录您的IP地址,请勿发表违反国家法津法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