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科技--伟大科学家类
发布时间:2024-11-04  访问次数:115

伟大科学家及其成就

 

1.中国核科学奠基人——王淦昌

科学地位: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催生了举世瞩目的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

 

 

2.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

共和国勋章获1得者。他是中国,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灭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6个导弹型号、2个运载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工作。

 

3.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科学地位: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1956年初,钱学森向国家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1016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6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424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1979年,钱学森的母校加州理工学院授予他杰出校友的称号。2006年,荣获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 

 

4.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钱三强

 

科学地位: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三强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其重要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 

 

他在第一次全国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上,作了《迎接交叉科学新时代》的演讲。这次演讲被公认为交叉科学发展史上的"著名演讲",受到广泛重视。 

1964年,在他51岁生日之际,所研制出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氢弹又爆炸成功。西方媒体推测,法国国家博士钱三强是中国的核弹之父1985年获法国总统授予的法兰西军官级荣誉军团勋章。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5.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科学地位: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

      他曾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获光华奖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曾被授予“共和国勋章”89岁高龄的他获得象征科技终身荣誉的201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重要评价:于敏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科学家钱三强) 

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科学家彭桓武) 

于敏在氢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著名科学家朱光亚) 

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于敏”条目) 

他的名字曾绝密二十八年(人民日报)

    

6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科学地位: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十分重要贡献,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7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

科学地位:世界上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 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展了热盐离子源发射性能的研究。主编了《受控热核反应》一书,总结了1960年以前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方面的成果,这是中国第一本有关热核反应的专著。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均为他竖立铜像,美国檀香山市还把每年的615日定为"卢鹤绂日"

8、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 

科学地位: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突出贡献:朱光亚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式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412月,为表彰朱光亚对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中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9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先驱——徐躬耦

科学地位: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兰州大学、南京大学教授,兰州大学近现代物理系的创始人之一, 他长期从事核结构理论及核反应统计理论的研究,特别是"生成坐标方法与原子核集体运动"的研究

10、中国磁约束核聚变的奠基人——李正武

科学地位: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之一,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学会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名誉院长。

李正武长期从事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轻原子核反应方面完成多项实验研究,对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关系作出当时最精确的直接实验测定。提出了带电粒子活化分析方法。是中国第一台高气压型质子静电加速器和第一台电子静电加速器的主要研制者之一,领导解决了若干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11中国核反应堆工程和核武器设计的奠基人——黄祖洽

科学地位:中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和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杰出贡献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添加评论(当您发表评论时我们将记录您的IP地址,请勿发表违反国家法津法规言论。)